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与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分不开的。平时我也一直在观察,我发现班中几位行为习惯较差的学生,他们的家长平时在家基本上都是不管的,虽然我每天都会让孩子把回家作业记录到家校联系本上并让家长签字,同时还会以短信的形式告知家长,希望家长们能够监督好,可是这些孩子仍然会出现作业不完成或干脆不做的现象。当我打电话给家长时,家长们也往往都是敷衍了事,实在让人觉得非常无奈。所以我想在对学生的转化过程中,家长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学期至今,我也走访了班中几位孩子的家庭,希望可以借此机会让孩子有所改变,让家长也有所改变。可是每次我抱着满满的信心出发,却总不免带着失望而归。 在走访的几户家庭中,大部分学生家里的条件都是比较艰苦的,往往都是一家四五口人挤在一间十几平米的小房间里,除了能放下两张床以外,多余的地方也就所剩无几了。虽然桌子是有的,可是桌子上要么就是堆满了杂物,要么全是油渍,室内灯光也是非常昏暗。我想学生每天在这样的条件下做作业,能把作业完成也就已经不错了吧!至于看书,也许就更不可能了。可是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改善他们的物质条件吗?我想我是没有这个能力的。 在家访过程中,由于个别孩子的父母上班还没回家或是有事外出,我只与部分孩子的家长进行了沟通,当然家长们都也是比较客气的,对于我提到的问题以及要求和希望都比较赞同,也表示他们会认真地教育孩子,每天坚持检查孩子的作业。家长们普遍反映自己的文化水平也不是很高,无法辅导孩子的学习,而自己的孩子又特别难管,在家特别调皮,见自己根本就不怕。在了解中,也发现学生对于爸爸相对都比较害怕的,因为爸爸往往都会用“打”来解决问题。还有一些家长则说自己的工作实在是太忙了,根本没时间管孩子。了解到这些情况之后,我也觉得非常无奈,一方面我也非常理解这些民工家长的难处,知道他们来到外地打工的确是非常不容易的;可是另一方面我也觉得很气愤,即使工作再忙,一天中哪怕抽出几分钟的时间总还是有的吧?就算孩子的作业对错与否无法检查出来,那孩子的作业是否认真肯定是可以看得出来的,为什么还会出现作业不做或漏做、字迹潦草、本子脏这样的情况呢?我把自己的想法跟家长委婉地说了一下,最后也给家长提了一些要求:每天检查孩子的作业是否认真完成,检查孩子的书包是否认真整理好,检查孩子的三佩戴。同时我也希望家长们能够多抽出点时间陪陪孩子,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读书,做好孩子的榜样,千万不要随随便便就用拳头来解决问题,家长们都表示愿意配合。 一个星期过去了,虽然在家访时家长们是那么的信誓旦旦,可是结果却令人大失所望。再来看看这几位孩子的表现,似乎也与过去没有多大的区别,作业依然是一塌糊涂,下课照样大吵大闹,心里实在觉得非常生气。其中有一个孩子,他平时就常常喜欢去吵别的同学,甚至还会把口水吐到别人身上去,每天总会有许多孩子来向我告他的状。而这个学期开学的时候,这个孩子还连续几天都没有完成回家作业。于是我便打电话给他的爸爸,他的爸爸解释说是由于工作太忙的缘故,当我问到家长到底知不知道孩子每天的作业是什么时,那位家长却含糊其词,当时我的心就凉了一大截,想到: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家长?自己的孩子作业连续好几天都不做居然还在那儿推卸责任!我没有继续问下去,只希望家长今后不要再出现这样的情况。 到现在,其实我的心里还是觉得有些迷茫,到底该如何有效地利用好“家访”这一形式进行家校之间的沟通联系,提高民工家长的家庭教育意识?我觉得我自己的经验还非常地贫乏,所以在处理班级中的事情时总是不够合理。我想家访工作是班主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它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我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很多,需要做的也还有很多很多,虽然这其中存在着许多的困难,但是我想只要努力了,坚持了,总是会有一点成效的。 |
评论